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王詩惠)“真是太感謝你們了!這半年來廁所漏水的難題,總算解決了!”近日,湖南衡陽市石鼓區五一街道建設新村社區居民廖阿姨捧著一面寫有“為民辦實事 盡心盡力”的錦旗,走進建設新村社區,緊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,眼里滿是感激。這面紅彤彤的錦旗背后,藏著一段為居民排憂解難的暖心故事。
圖:群眾送錦旗拍攝:楊慧
事情要從半年前說起。廖阿姨家住四樓,今年年初,她發現衛生間天花板開始滲水,起初只是零星幾滴,后來逐漸變成“小瀑布”,墻皮泡得發脹脫落,衛生間上方的吊頂也被泡得變形。
“上廁所都得打傘,太糟心了!”廖阿姨說,她多次聯系樓上住戶進行溝通,對方要么說“我沒住這里,這房子是房管所的”,要么以“忙,沒時間”推脫,問題拖了半年,始終沒解決。
無奈之下,廖阿姨找到了五一街道綜治中心。“當時廖阿姨急得直掉眼淚,說家里的衛生間這光景,真是一天都無法安心待……”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接到求助后,當即帶著社區網格員上門查看。只見廖阿姨家衛生間一片狼藉,滲水痕跡從天花板蔓延到墻面,一時間難以判斷漏水點。
“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,必須盡快解決。”這話落地沒多久,網格員當天下午就撥通了五樓住戶的電話,細細說明情況;放下電話又馬不停蹄趕到房管所,一遍遍和所里負責人溝通:“老人家快八十歲了,衛生間漏水半年,實在熬不住了,您看能不能想想辦法?”
一來二去的協商中,房管所最終松了口:行,我們派工程部的師傅過去看看。
由于樓棟管道老化嚴重,漏水點隱蔽在墻體內部,維修難度較大。工作人員一邊安撫居民情緒,協調樓上樓下住戶配合,一邊和維修師傅在狹窄的衛生間角落排查,最終精準找到漏點。從接到求助到徹底解決漏水問題,僅用了3天時間,既幫忙清理了積水,又更換了管道,避免了鄰里矛盾升級。
此次糾紛的成功調解,是五一街道綜治中心積極踐行“楓橋經驗”為民辦實事的生動體現。五一街道綜治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整合各方資源,形成工作合力,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、多元化解、及時化解。
去年以來,石鼓區五一街道綜治中心累計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1起、化解陳年信訪積案3件,高效辦結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110余件。一面面錦旗、一聲聲感謝,印證著“進一扇門,解萬般難”的莊嚴承諾,更傳遞著黨和政務服務群眾的濃濃溫情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